55年农民将军甘祖昌,觉得评师级太高了,向上申报后又提了半级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45 点击次数:129
【前言】
1955年,新中国举行授衔仪式,对新中国成立前有贡献者授予军衔,此乃当年重大事件。
授勋大典前夕,龚全珍自学校归,告知甘祖昌,校内有少数教师对自身级别有所不满,且表现出情绪化行为。
她话未说完,甘祖昌便怒气冲冲地道:“我对自己的评级同样有异议!”
甘祖昌的级别是什么?他为何对自身的评级持异议?
【甘祖昌】
甘祖昌生于江西省莲花县,家境贫寒,世代为农,全村普遍贫困。他后来加入了农民协作会,致力于改变现状。
他被《共产党宣言》吸引后加入,随后他们即开启了武装斗争。
他被派往井冈山学习,期间见到了毛主席,并进行了长时间交谈。这次经历让他深受启发,感悟深刻。
他后加入中国共产党,负责后勤。1934年11月随主力部队长征。期间查出患严重肺病,难以治愈。
抗日战争时,国民党断我军需并封锁陕甘宁边区。中央指令甘祖昌负责大规模生产武器、弹药、粮食及战士所需衣物。
他自建工厂,实现自产自销,彻底破解封锁难题。但因产量有限,每位战士都极为节约使用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他负责后勤,参与多场战役。解放新疆时,甘祖昌解决十万大军军粮,部分由战士自种,其余与牧民交换获取。
他留在新疆,随王震建设。后被敌人盯上,外出时遭暗算,车子翻入河中,他身受重伤。
经一月治疗,他保住性命但患上严重脑震荡。此后工作中,难以长时间劳作,稍有不慎便会因疼痛昏厥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正值发展之际,他不得不频繁加班。因此,他的脑震荡后遗症日渐加剧,时常陷入昏迷状态。
1954年获准庐山疗养,但病情未改善。军衔鉴定时,经同志们一致同意,他被评定为正师级。
得知消息后,他日渐愁容满面,自觉对中国的贡献甚微,根本无法与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相提并论。
他决定向上级汇报并自我降级,党中央认可其思想觉悟,最终评定为准军级,并于1955年授予他少将军衔。
甘祖昌深感愧疚,自觉有负于党和人民。因此,他屡次向组织提出请求,希望获准回乡务农。
【回家种田】
授衔结束后,甘祖昌即向组织提出申请,请求批准他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。
受伤后,我患上脑震荡后遗症,无法继续为党服务。鉴于我身体健康尚可,特申请回乡,致力于新农村建设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党中央鉴于甘祖昌有伤,未予批准其请求,认为他应充分休息。然而,甘祖昌多次申请,党中央均未通过。
萧华后来视察新疆工作时,他亲自向萧华提出申请,党中央据此予以批准。
龚全珍得知丈夫申请回乡务农,深感震惊。她认为丈夫身体不佳,日常工作都常感头痛,此决定实属意外。
甘祖昌近年因病痛变得骨瘦如柴,若前往乡下,能否承受得住令人担忧。
1957年,甘祖昌与龚全珍携子女返莲花县,拒组织分配别墅,选择居住于原住所。
甘祖昌家中虽破旧,每晚蚊蝇纷飞,但他依旧保持乐观,自得其乐。
他此次归乡,许多人持疑,因在乡亲眼中,甘祖昌乃统率千军的大将军,怎会重返偏远莲花县。
甘祖昌随后的举动,使他们清楚认识到,他来此正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。
甘祖昌率全村上山耕田,继而栽种果树。虽有质疑称黄泥山难长庄稼,劳作徒劳,但他坚持不改。
甘祖昌曾在国军包围及恶劣环境中成功种植粮食,对于此类事宜,他极具经验。
他率先捡拾狗屎作废料,因其更适用。最终,他们收获半斤萝卜、众多大番薯,且果树成活率高达95%。
在他的努力下,全乡建成江山陂、快省陂、峙垄陂及马家坳、龙潭等水库,这些水利工程对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显著。
甘祖昌的工资扣除生活费和党费后,全部用于购买化肥,且上述提及的部分建设费用也是由他个人承担。
龚全珍将工资全数用于资助贫困学生,承担其上学费用。甘祖昌一家致力于家乡建设,贡献显著。
【甘祖昌的家风】
甘祖昌常告诫子女:“要担起老红军责任,勿摆架子。”因此,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,孩子们从不摆架子。
甘祖昌一家勤俭节约,月薪多支援农村建设,故在群众心中,他常着一身补丁装,尽显朴素无华之风。
甘祖昌三女儿言:小洞父补,大洞周六母补。衣物褪色,则再染续穿,一家皆持节约之道。
一些昔日战友曾对甘祖昌言道:
老甘,你的装扮有损老干部形象。国家发的月薪300多元,不足以置办得体衣物吗?为何不打扮得更为合适?
甘祖昌答道:
我早已是农民,非老干部。国家每月给我三百余元,我用于发展生产、改善农村,这比用于个人吃穿更有意义。
甘祖昌心中始终挂念的是人民与家乡,他的所思所行皆围绕此核心,致力于造福故乡民众。
【结语】
甘祖昌回乡29载,持续与顽疾斗争。他应对脑震荡的方式是不停工作,曾被断言难活六十,然经年累月,风吹日晒中,脑震荡竟奇迹痊愈。
甘祖昌于1986年逝世,终年81岁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